您的位置 首页 社区治理

社区营造和老人关爱团队到麦子店地区进行居民需求调查

    今天上午社区营造和老人关爱中心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三元桥霄云路的霞光里社区,对该社区进行老年人需求访谈调查。我们先来到了社区居委会,由于刘书记去开会,接待我们的是王刚主任。于是,我们说明了今天来到社区的目的,王主任让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先去35号院,我们作为生面孔,老人见到我们有可能不配合,所以先让社区的人带领,老人会很容易接受。
 
    今天一共访问大约有20多位老人,基本都是在院里随机遇到的。我们先从30号院居委会,走到了35号院,距离大概不到一站地,这个院不是很大,基本聚集了70-80岁的老年人,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比较少,该院原来是地质仪器厂,有部门老人是仪器厂退休的,我们在访谈中还遇到一位研究地震仪的老年人,他很喜欢和别人聊起当年制造仪器的数据理论,但别人都听不懂深奥的物理原理,所以老人无法对更多的人宣传他的科研。

    社区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例如会唱京剧的、手工制作的等等都有,但没有特别挖掘和组织起来。老年人基本活动都在居委会二层的多功能厅,社区的志愿者有约百余人,但每年注意以“两会”和“敏感期”巡逻为主,尤其是霞光里的志愿者,由于社区周边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大使馆,所以巡逻任务比较繁重,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区活动。
 
    在上午的访问中,老年人多买菜、买饭还算是满足,比较方便,但唯独不方便的就是就医、看病比较不方便。老年人大多还是希望对健康这方面的服务能够多一些,其他方面老人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什么服务。还有个别几位老人对楼下的私人餐馆意见很大,扰乱了自家排水问题。老人们基本都是在社区或周围溜达溜达,由于地理环境,周边的使馆、航空公司比较多,所以很少有老年人能去的地方,公园也比较不方便,最近的还是朝阳公园,但老人基本不去。总之,35号院的老人可能文化高些的就是地质仪器厂退休的老人,文化水平低的就是纯居民,基本生活能够自理就不需要别的需求,这样也就挺好了。上午我们还遇到了一位60岁的薛阿姨,她人很热心,是志愿者也是楼门长,社区的居民都认识她,并发现该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还可以。

    下午,我们计划是回30号院继续做老人访谈,但考虑到老人午休院内没有老人出来,于是我们就先去了居委会,和负责福利、老龄的主人聊了聊。老龄主任告诉我们,30号院有410左右的老人,其中有220多人居住,190多人是挂户;35号院老人比较多,共500余人,其中200多人居住,其余是挂户,还有部分老人由于年纪大被儿女接走了。还有在位于天泽路那边里居委会很远的56号院武警部队,那里有190多位老人,但都是军退老人,其余都是军嫂家属。还有分布在亮马桥21世纪那边的几个高层,但老人比较少。所以,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30、35、56号院的老年人。

    这次社区调查为我们今后在麦子店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没有了

已是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